形容接受的成语_描写接受的成语(2)

敢不承命——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。

格格不纳——指难以接受。

孤行己见——不接受别人的意见,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。

孤行己意——不接受别人的意见,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。

盥耳山栖——盥:洗;栖:居住。相传远古时隐士许由,不愿接受尧帝的封让,躲到山里,用颖水洗耳,以免受传言的污染。比喻隐居不仕。

红炉点雪——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,立即融化。比喻领悟、接受迅速,思想改变快。

互为表里——甲为乙的外表,乙为甲的内里。比喻互相依存,互相接受。

浑抡吞枣——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同“浑沦吞枣”。

浑沦吞枣——整个地吞下枣子。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

计劳纳封——计:考定,计算;纳封:接受封赏。根据付出的劳动而接受封赏。
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——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

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——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

敬谢不敏——谢:推辞;不敏:不聪明,没有才能。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。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。

久束湿薪——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。比喻思想保守,不易接受新事物。

蹶角受化——蹶角:叩头;受化:接受文化。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,接受教化。形容声威极大。

军令状——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,如不能完成任务,愿依军法受惩。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。

开门受徒——受:接受。旧指自立门户,接收学徒,讲学传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