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民间的成语_描写民间的成语(2)

青衣乌帽——青衣: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;乌帽:乌纱帽,本为官帽,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。平民的衣着。

畎亩之中——畎亩:田野。泛指民间。

畎亩之忠——畎亩:田野,借指民间。旧时指百姓对君主所尽的忠诚。

鹊桥相会——鹊桥:古代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,让牛郎、织女在桥上相会。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别之后的团聚。

十法九例——十种法律倒有九种是民间的成例。

顺口溜——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。

俗语常言——早已在民间流传,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。

体察民情——体察:考查,观察。考察民间生活生产情况。

田夫野老——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

田夫野叟——泛指民间百姓。同“田夫野老”。

田父野老——泛指民间百姓。同“田夫野老”。

田父野叟——泛指民间百姓。同“田夫野老”。

田畯野老——泛指民间百姓。同“田夫野老”。

微服私行——微服:平民服装。私行:秘密出行。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。

武断乡曲——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。

下里巴人——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下里巴音——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遗文轶事——遗文:前人留下的诗文,多指未曾收入作者文集的文章;轶事:淬在民间而未见官方记载的事迹。指未见记载的文献资料。

正点背画——元时供状文书,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作点,书尾作钩,表示无增减伪造,然后令供状人在书背画押。也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