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戏曲的成语_描写戏曲的成语(2)

蟒袍玉带——绣有蟒蛇的长袍,饰有玉石的腰带。指官服,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。亦作“蟒衣玉带”。

奶油小生——小生:戏曲中生角的一种,扮演青年男子。白白嫩嫩的男子,指没有阳刚之气的男人。

南腔北调——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。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,搀杂着方言。

跑龙套——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,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。

撒豆成兵——撒放豆子,变成军队。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军队的一种魔法。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。

撒科打诨——穿插在戏曲表演中,使观众发笑的动作与道白。亦泛指引人发笑的言语、动作。

三眼一板——眼,板:戏曲音乐的节拍。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
一板三眼——板、眼:戏曲音乐的节拍。比喻言语、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。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,不懂得灵活掌握。

有板有眼——板: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;眼:戏曲中的拍子。指唱腔合乎节拍。亦指言语行事有节奏、有条理。

张筵设戏——张筵:摆酒席。喝酒看戏曲。形容大摆排场,铺张浪费。

周郎顾曲——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
自报家门——戏曲演员一出场先把角色的姓名、家世、来历介绍给观众。指作自我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