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纠正的成语_描写纠正的成语(2)

纠缪绳违——缪:通“谬”。纠正错误,对违法者绳之以法。

救偏补弊——纠正偏向,补救弊端。

救时厉俗——匡救时弊,纠正风气。

涓涓不壅,终为江河——壅:堵塞。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,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。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,就会酿成大的问题。

匡救弥缝——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

匡谬正俗——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

匡其不逮——匡:纠正。逮:及,达到。不逮:达不到的地方。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。亦作“匡所不逮”。

匡正纲纪——指纠正法度。

绳愆纠谬——绳:纠正;愆:过失;谬:错误。指纠正过失。

绳愆纠缪——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同“绳愆纠谬”。

绳愆纠违——改正过失,纠正错误。同“绳愆纠谬”。

顺美匡恶——歌颂美善,纠正过失。

枉己正人——枉:弯曲,不正;正:纠正。自己立脚不正,却要去纠正别人。

枉矫过激——犹言矫枉过正。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

析疑匡谬——解析疑义,纠正谬误。

隙大墙坏——墙缝大了就要倒。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,就会造成祸害。

一匡天下——匡:纠正;天下: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,即整个中国。纠正混乱局势,使天下安定下来。

予违汝弼——违:过失;弼:纠正。我有过失,你就来纠正。古代帝王鼓励臣下随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话。

远水救不了近火——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。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。